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指的是共用構建模塊,它是指那些可以在不同產品、系統之間共用的零部件、模塊、技術及其他相關的設計成果,它的典型特征如下:
CBB具有高度的共用性,可以在多個產品中直接應用,它們是可集成的模塊;
CBB具有明確的接口界面,這種界面設計得清晰且固定,不會隨意變化;
CBB的功能和性能指標是明確的,這使得集成CBB的產品可以根據整體的功能和性能指標進行分解和設計?;
CBB本身需要具備可獨立進行維護和測試的能力,這樣一旦集成的產品出現問題時,可以更好地進行定位和分析?;
CBB通常配有資料手冊,幫助更好地理解其功能和性能指標?。
CBB對產品開發帶來的好處有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產品質量等,它就像是各種“積木”,基于CBB的產品開發就是選擇積木、組裝和搭建積木、形成產品和服務的過程。一個企業在研發管理過程中,規劃和開發的共用構建模塊越多,那么可供產品開發選擇的模塊就越多,拼搭CBB形成產品的過程就更快、質量和成本也更可控。可以毫不夸張地說,CBB是一個企業研發能力上一個臺階的重要標志;CBB不僅能給產品開發帶來巨大收益,同樣也能對采購和制造等供應鏈業務活動帶來價值。對于采購而言,CBB的重用有助于促進器件層面的標準化和通用化、品類采購量的集中以及供應商數量的整合,進而在降低采購管理復雜度的同時,一定程度上能夠為采購周期的縮短起到積極作用。對于生產制造而言,CBB有助于提升制造和交付效率、保障客戶滿意度,同時降低庫存成本與風險、減少制造復雜度和廢料,使得供應鏈整體成本得到有效優化。
在IPD(集成產品開發)框架體系中把CBB作為一個重要模塊進行管理,那么該如何構建CBB管理體系呢?漢捷咨詢認為需要從CBB規劃、開發、推廣運用、維護等幾個方面開展,下面從這幾個方面展開講講:
識別與定義CBB?:梳理現有產品和技術,結合技術規劃過程,基于產品技術樹識別出可以共享和重用的零部件、模塊、技術及其他相關設計成果,定義為CBB,納入技術規劃路標中。?
根據CBB規劃進行CBB開發,CBB開發過程中要依據評審標準對CBB進行評審和驗收,包括是否有通用性及可重用性、功能與性能是否滿足要求、用戶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易用、是否具備完整文檔和測試驗證等。
將通過評審的CBB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分類、編碼和存儲到CBB庫中,供后續查詢、重用等。
培訓?:對研發人員進行CBB使用和管理方面的培訓,提升他們的CBB意識和使用能力。
推廣?:通過內部宣傳、案例分享等方式,推廣CBB的成功應用經驗,激發更多產品開發團隊使用CBB的積極性。
重用?:通過制定CBB重用規范、提供技術支持等方式,推動產品開發團隊在產品開發中積極重用CBB。
CBB在應用過程中也不是一成不變的,需要例行收集用戶反饋和意見,組織定期維護和升級CBB,并更新CBB庫。?
除了建立以上CBB過程管理機制外,還需要建立相關的CBB管理團隊、IT軟件支撐和績效評估機制,更好支撐企業的CBB運作管理?。首先得成立CBB管理部門或團隊,負責CBB的規劃、開發、推廣和維護;再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CBB管理系統,實現CBB的在線管理,如查詢和重用等;還需要建立CBB績效評估機制,定期對對CBB的復用情況進行評估,對績效不好的CBB展開分析,找出背后原因并改進,通過持續CBB運作管理,更好提升企業的產品研發水平,有力支撐企業的業務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