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企業做咨詢時,企業高層經常問漢捷顧問一個問題是:如何更“省”的開發出好的產品。這時常使我想到一個有趣的對話:
當Iad風靡全球的時候,有記者問google 的總裁施密特對ipad 有什么看法?施密特不屑的反問道:除了尺寸,您能告訴我Ipad和Iphone的區別嗎?
的確如此,蘋果公司通過豐富產品線,公用產品平臺/模塊(CBB)來產生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了成本。
·?????? 通過走量,形成規模經濟,從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
·?????? 通過豐富產品線,產品平臺化, CBB達到范圍經濟。從而最大限度的降低成本。
當漢捷咨詢向研發高層解釋的時候,他們經常問我一個問題,什么是規模經濟,什么是范圍經濟。我在這里用蘋果的例子做一個簡單的詮釋。
規模經濟:大規模生產導致的經濟效益簡稱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隨著產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斷降低。
這其實很容易理解,在一定的產量范圍內,固定成本可以認為變化不大,那么新增的產品就可以分擔更多的固定成本,從而使總成本下降。 如下圖。
規模經濟的原因
·?????? 專業化。專業出效率,早在20世紀初,泰勒便通過制針實驗提出了科學管理學上這一偉大發現
·?????? 學習效應:隨著產量的增加,工人可以使熟練程度增加,提高效率
·?????? 可以有效地承擔研發費用等;
·?????? 運輸、等購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經濟性;
·?????? 價格談判上的強勢地位。
以蘋果為例進一步進行規模經濟的詮釋。iPhone的零部件多達數十種,為了說明問題方便,漢捷顧問張翱翔只選取處理器和顯示屏兩種部件的成本代替所有部件成本進行分析,已達到窺一斑而見全豹的效果。
處理器的平均成本和顯示屏的平均成本隨著量的增加,其成本下降趨勢見圖2,圖3
范圍經濟指企業通過公用平臺和CBB,增加產品種類,生產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產品而引起的單位成本的降低。與規模經濟不同,它通常是企業或生產單位從生產或提供某種系列產品(與大量生產同一產品不同)的單位成本中獲得節省。而這種節約來自分銷、研究與開發和服務中心(像財會、公關)等部門。如圖4?
漢捷顧問以蘋果為例進一步進行范圍經濟的詮釋。蘋果通過共用平臺和CBB推出針對不同消費群體的iPhone, iTouch, iPad。
蘋果的競爭對手HTC在2011年新出品的手機HTC Droid Incredible芯片與iPhone類似,但并無多媒體播放器和平板電腦產品。
以核心部件處理器+基帶為例,對比手機巨頭HTC和蘋果的采購價格。?
由此可以看出,蘋果聯合生產iPhone、iPad、iTouch的成本必然小于只生產其中一種產品的成本,即:C(iPhone)+C(iPad)+C(iTouch)
>C(iPhone, iPad, iTouch)
蘋果公司作為電子消費產品制造商的龍頭,在銷量有保證的情況下,通過大批量采購的方式,有效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其規模經濟顯著。
蘋果公司同時制造相關產品,通過平臺化合CBB擴大產品線和產品族實現零部件共用,產品批量采購。另外,由于渠道、物流等運營成本的共用,可以進一步降低所有產品的平均流通成本。存在很大的范圍經濟。
因此漢捷顧問在回答企業高層關于“如何更省的開發出好的產品”的類似問題時。給出的建議是是學習蘋果,通過共用平臺和通過豐富產品線,產品平臺化, CBB達到范圍經濟;通過走量,形成規模經濟,從而最大限度降低成本。而不要學習豐田(注1),只是瘋狂的壓縮物料成本和采購成本,最終折戟沉沙,巨大的“質量召回門”不光使這家優秀的企業蒙羞,而且付出了慘重的經濟代價,使這個風光無限的企業變得風光不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