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D的產品開發成本管理

發布日期:
2022-10-12

瀏覽次數:


漢捷咨詢在IPD咨詢過程中,遇到很多企業在產品定價的時候,會有這樣或那樣的擔憂,關于自己產品如何定價,會很迷茫,多會發生如下的困惑:“我們即將推出的一款主打產品要和市場上的競品競爭,如果按照競品的價格設定我們產品的價格,那么我們產品的毛利率太低了,賣一個產品虧一個,可是如果高于競品設定價格,又擔心賣不出去……”。

為什么會出現上面的困惑?可能有很多原因,這里就客戶上述的困惑進行簡單分析可以推測出:1、可能是因為推出的產品與競品同質化嚴重,沒有吸引市場/客戶的賣點,因此無法高于競品價格賣出去。2、產品的成本高,導致與競品相同價格售賣,產品的毛利率低于公司的最低值,導致賣一個產品,公司就會虧一部分錢。

關于產品同質化的問題,在如何洞察市場,確定目標細分市場,如何建立產品包需求這里講,這里就不贅述了。漢捷咨詢顧問結合多年的IPD咨詢經驗,借助本文試圖從“產品開發中的成本管理”這個維度來解決產品成本高這個的問題。


一、銷售收入的構成

漢捷咨詢集團總結的IPD核心理念的第一點:產品開發是一種投資行為。那么我們就從商業的角度看看銷售收入的構成(見圖一)。注:圖一只是大致演示銷售收入的構成關系,有些企業的構成內容、比例關系會有不同。


基于IPD的產品開發成本管理

圖一:銷售收入的構成


二、銷售收入的構成

眾所周知,產品的成本是設計出來的,那么在設計之初,我們就要設定目標成本。而目標成本的管理是“以終為始”的方式,通俗講就是“倒推”的方式。即將產品利潤目標作為產品的開發目標,倒推出該產品的目標成本,并在產品開發中控制產品成本,通過IPD開發流程中設定的TR點,不斷評估產品目標成本的實現情況,從而實現目標成本的管理。

通常,在產品開發中設定的目標成本包括:目標設計成本、人工費用、制造費用以及售后成本等。而企業在產品開發過程中,產品成本管理重點關注由產品設計方案決定的成本,即設計成本(見圖二)。

基于IPD的產品開發成本管理

圖二:目標成本構成


三、基于IPD的產品目標成本管理流程框架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在產品開發過程中,要進行目標成本的設定,并對目標成本進行管理。IPD體系已經幫助大家建立的目標成本管理的流程框架(見圖三)。

基于IPD的產品開發成本管理

圖三:基于IPD的產品目標成本管理流程框架


四、目標成本管理流程框架解讀

4.1 ?立項階段(CDP):設定目標成本

由圖三可知,IPD體系在立項階段就要求設定待開發產品的目標成本。那么,如何設定?不妨舉個例子進行說明:

◆?假定產品售價是1000元,公司要求的毛利率不低于45%,則有:

產品目標成本=1000*(1-45%)=550元;

◆?因為產品的售后成本構成相對簡單且固定,一般企業有比較固定的比例,現假設,本例中售后成本占產品目標成本15%,則有:

產品目標生產成本=550*(1-15%)=468元;

◆?再因為企業在生產制造中的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費用也相對固定,再假設本例中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費用占目標生產成本的15%,則有:

目標材料成本=468*(1-15%)=398元;

這樣,在產品立項階段,就得到了產品的目標成本,以及目標生產成本、目標售后成本、目標材料成本等。

4.2 ?概念階段:初步分解目標成本

在概念階段,主要就是完善產品包需求,通過幾個備選方案評估,選取最優并形成產品概念。因此站在產品成本的維度,重點考慮如何降低設計成本,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慮:

◆?是否基于現有平臺進行產品設計;

◆?關鍵部件的重用;

◆?關注產品包整體設計成本,而不是局部的成本最低;

4.3 ?計劃階段:確定目標成本

如前所述,在概念階段已經確定了產品開發的最優方案,那么在本階段基于最優方案,將初始的目標成本進行精細拆分,確定最終的目標成本。在本階段需要:

◆?將產品的目標成本需求轉化為產品包的成本設計規格,并分解到結構件、單板、模塊、關鍵器件,以及安裝、維護、物流等成本中;

◆?在總體設計方案中制定出降成本的關鍵措施;

在目標成本的精細拆分時,推薦使用“成本功能分析法”,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找學習,或者反饋意見,漢捷咨詢顧問會根據各位反饋,或另文介紹“成本功能分析法”。

4.4 ?開發階段與驗證階段:實現并驗證產品目標成本

就如同漢捷咨詢在做IPD咨詢時經常談到的,在概念階段、計劃階段,我們做的就是“紙上談兵”的工作,在接下來的開發階段、驗證階段就是開始設計實施與驗證,即實現并驗證我們的產品包需求。因為產品的目標成本包含在產品包需求中,因此同樣需要得到實現并經過驗證。

◆?開發階段目標成本管理的重點:器件選型的監控,避免器件設計成本超標;

◆?驗證階段目標成本管理的重點:監控目標成本實現率和產品的可生產性,關注質量成本;

在企業做IPD咨詢時,漢捷咨詢建議在TR評審之前加入目標成本評估這個活動,就是評估當前階段,我們的設計/樣機是否符合最初的目標成本需求,整體的成本是否有偏差,偏差如不可接受,那么就要進行設計優化,使得當前階段的設計/樣機成本符合產品目標成本的設定。通過這樣設計,做到對產品目標成本的管理監控,確保產品上市前,產品的設計成本符合要求,確保上市后,產品具有競爭力。

4.5 ?發布階段和生命周期階段:優化產品目標成本

“產品開發出來了,符合最初的產品目標成本需求了,現在都已經上市了,為什么還要進行優化目標成本這個工作?”很多研發人員會有這個疑惑。如我們一再強調,產品開發是一種投資活動。產品上市只走完產品整體生命周期的一小部分,產品上市了,如何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為公司獲取更多的利潤?要知道,產品上市后直至產品生命周期終止,開展產品的成本優化是保障利潤、提升銷量的重要手段!也是產品目標成本優化的主要階段。

在這兩個階段,我們需關注:

?發布階段需特別關注:材料成本和BOM的正確率;

◆?生命周期階段需重點關注:通過持續監控售后成本,尋找成本優化點,并將其納入新的產品包業務計劃;

做好產品的成本管理看似簡單,但深究起來會有很多可深入挖掘的關注點,比如:如何建立產品平臺、如何復用關鍵器件、如何降低售后成本等等。漢捷咨詢通過本文用以拋磚引玉,希望能與更多業界同仁、朋友進行更深入的交流。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