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門合作為什么這么難?如何有效運作,這個話題是中國企業常見的問題,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根據在華為的管理和咨詢實踐,BOB哥從結構框架、人力資源框架、政治框架、文化框架四個方面來回答:
1、 結構框架
結構框架如同打仗的時的排兵布陣,如果結構框架混亂的話就會打亂仗,亂打仗。在和企業做咨詢的這些年中,經常聽到企業的的抱怨:項目的延期不是因為任務周期壓的不夠緊,而是因為“項目老出狀況?!?;“干著干著突然發現這個沒準備,那個沒準備,需要等幾天,所以項目往往消耗在各種等待和協調中。比如工程師原理圖本來精耕細作需要3天,粗粗做做需要兩天,然后我就把3天壓縮2天,好像覺得賺到了,但后面一個小事情一拖比如線材一拖了一周。而因為壓縮了工程師的時間,到后面難免出問題返工,工程師當然很有情緒。項目周期也很緩慢”
a)??? 一流的流程
一流的流程就像作戰時的作戰地圖一樣:哪個連隊負責情報偵查,哪個連隊負責彈道導彈,哪個連隊負責強攻,哪個連隊負責掩護?只有高效的一流的流程才能破除部門壁壘,起到陸??諈f同作戰的目的。
很多跨部門的困難就是因為他們的角色職責不清晰,導致在運行的過程中澄清、推諉、扯皮。這是大多數國內公司研發項目遇到的情況。
以新產品開發為例。在新產品開發中研發、生產、采購、財務、市場他們的角色職責是什么?何時參與?都有哪些活動?輸入輸出是什么?而這些只有依靠一流的流程明晰。
b)??? 組織架構
一流的流程要想發揮作用,必須形成以項目為中心的團隊運作機制來支持。這就需要明確項目經理的權、責、利。你們公司具備嗎?在本人咨詢實踐中發現中國很多公司的項目經理是空有其名,無有其實。這就牽涉到如下討論的問題:考核機制。
c)??? 考核機制
管事憑效率,管人憑考核。橫向團隊的項目經理是否具有考核權力?和職能經理如何有效的溝通和分工?是否建立科學有效的考核機制?
以上內容是本人《向華為學習——高效研發項目團隊建設和管理》里的主要模塊之一,聽起來無深奧之處,但每次向學員分享華為公司的做法時,學員都很唏噓。
2、 人力資源框架
跨部門團隊合作困難的第二個原因是:缺資源、無意愿、少能力。
缺資源:既讓馬兒跑又不讓馬兒吃草,筆者曾咨詢的一個企業采購老總向筆者抱怨:采購就這么幾桿搶,處理大生產采購都捉襟見肘,對于新產品開發是在是有心無力。
無意愿:有些企業喜歡招一些“英雄式”的人物,他們往往性格十足,領導往往也哄著勸著,把他們當做公司的寶,放在顯赫的位置上,可問題是——英雄不喜歡團隊合作,于是他下面的人也就缺乏團隊精神。
少能力:有意愿,但缺乏相應培訓,不知如何做,怎么做,做成什么樣子。有的公司流程、結構做的非常好,頗有國際范兒,但人員的能力卻很捉急。如同在兩軍對陣中,大軍陣腳擺的非常好,可里面盡是些火夫、馬夫之類,偶爾有個大俠,一轉身還絆一個跟斗。
這些很容易理解,但中國企業恰恰這方面做的很不到位。關于如何培養下屬,可以聽聽漢捷咨詢張老師的《從技術到管理》。
3、 政治框架
如果一個人在公司沒有政治覺悟的話,要么你在公司的層次太低,要么就是Too young to naïve。
在本人管理和咨詢實踐中,有的企業結構框架和人力資源框架都很缺失,但依然有管理者能夠很好的驅動跨部門資源;有的企業結構框架和人力資源框架都比較完善,而依然有管理者把事情弄得一團糟。
什么是政治?政治就是處理沖突,團結大多數人達成目標的能力,這就需要良好的溝通和表達能力,平時感情賬戶的投資,因為篇幅限制,在此不再贅述,有興趣的可以聽聽我的《從技術到管理》。我想說的是在華為工作和做咨詢這么些年,不管公司的環境怎樣,我所見到的成功的人都有共同的特點——他們勤奮且堅韌不拔,目的性強,善于學習,從不抱怨規則的不公平,而是善于從不公平的規則中找到有利于自己的漏洞。他們渴望成功,討厭失敗,一旦接受一項挑戰,就會動用所有資源堅持到底,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4、 文化框架
IBM的郭士納說:在掌管IBM之前,我認為文化只是成功諸要素中的一個。在掌管IBM之后,我才發現文化就是游戲的全部。漢捷顧問張翱翔老師經過多年的咨詢發現:文化是團隊的土壤,有什么樣的文化就會有什么樣團隊。
跨部門合作困難的公司,不妨問問自己:你們有跨部門合作的土壤嗎?
Hay在華為咨詢時問任正非是如何發現華為的優秀人才?任正非回答:在華為我永遠不知道誰是優秀的人才,就像在茫茫草原的狼群里,我分不清哪個是頭狼一樣。這不是任老板好壞不分,而是自最高領導人就不提倡個人英雄主義,倡導團隊作戰。在華為如果一個項目團隊失敗了,這個團隊的成員不管是研發、采購、生產還是市場全部取消升職、加薪機會。是以才有華為“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的團隊文化。
而大多數公司雖然口頭強調團隊,實則不出問題人人負責,出了問題人人不負責。他們常常把解決問題放在其次,開會時常討論的一個話題就是——這是誰的責任。
你們公司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