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發布日期:
2020-06-11

瀏覽次數:


商業智能

(BI, Business Intelligence)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指用現代數據倉庫技術、線上分析處理技術、數據挖掘和數據展現技術進行數據分析,以實現商業價值。

★?一般認為BI的概念在1996年最早由Gartner Group提出,認為BI描述了一系列的概念和方法,通過應用基于事實的支持系統來輔助商業決策的制定。
★?商業智能技術提供使企業迅速分析數據的技術和方法,包括收集、管理和分析數據,將這些數據轉化為有用的信息,然后分發到企業各處。

企業績效管理

(EPM,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企業績效管理(EPM)的概念是在2003年左右才得到企業接受并應用的。
★?之前,企業已經實施了很多相關應用軟件和工具,如儀表盤、計分卡、BI平臺、OLAP分析工具、數據倉庫、各種報表系統等,但這些應用系統和工具是相對孤立的,所以美國業界認為很有必要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架構和系統平臺,而且這個架構和平臺是圍繞戰略目標尤其是業務績效(Business Performance)的實現而建立的,所以稱之為BPM(Business Performance Management)---業務績效管理,后面演變為EPM(企業績效管理),或者CPM(Corporatio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企業績效管理在很多時候更像EPM供應商在他們的產品組合中所擁有的功能,如一個EPM套件或平臺通常包括預置的應用程序和工具,以支持績效管理循環中的關鍵步驟:
  • 建模:定義高層次的目的和商業模式。

  • 規劃:制定年度財務和經營計劃和預算,定期預測。

  • 財務關閉和整合:月度,季度和年度關閉決算并合并報表。

  • 報告:向內部外部利益相關者提交報告,進行審查。

  • 分析:如與原來的預算或計劃比較實際結果。
★?EPM標準化組織給企業績效管理(EPM)作了如下定義:
  • 是一組集成和閉環的管理和分析流程,這些流程由信息技術支持,以滿足財務和運營活動的需要;

  • 是設定戰略目標和經營目標,然后衡量和管理績效以達成目標的業務使能器(Enabler);

  • 核心的EPM流程包括運營及財務計劃、組織績效計劃、合并報表及報告、建立模型、分析、KPIs監控。
★?Gartner Group把EPM簡要定義為:從提升業務績效出發,在企業整體范圍內監控績效的過程。

EPM與BI的區別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EPM是支撐戰略執行運營的管理過程與軟件系統,BI是用于業務分析的技術與工具;
★?EPM主要面向管理層應用,各級主管是主要用戶,BI工具主要是IT部門使用;
?EPM不僅是軟件平臺,更是軟件平臺支撐的業務流程及組織與數據,而且流程與數據才是EPM的核心,IT是實現手段;BI主要是IT技術及工具,利用IT技術實現各種業務分析或輔助決策應用。
★?EPM關注戰略目標與業務績效的實現,BI關注數據轉化與信息分析。
★?EPM需要實現各職能部門(戰略、運營管理、財務、人力資源、質量等)在戰略執行過程中的管理活動的集成與協同,BI需要實現各方面數據、分析工具與業務應用的集成。

EPM與BI的聯系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不管EPM還是BI,最終都是為了實現戰略目標和商業價值。
?多現代的企業績效管理(EPM)平臺包括嵌入式智能(BI)和分析工具,可用于報告和分析來自于企業績效管理(EPM)應用和其他來源的數據(如下圖所示);BI平臺包括企業績效管理(EPM)應用,以及其他的分析應用程序,例如客戶關系管理,供應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所以,BI應用可以劃分戰略運營管理層面與業務運行監控層面,后者應該以前者為牽引和指導,或者是前者的展開與延伸,從統一平臺建設的角度出發,兩者可以統一在EPM/BI平臺架構與系統中,并向前延伸整合戰略規劃信息平臺與年度經營計劃數據,從而形成支撐DSTE(從戰略到執行)流程的IT應用系統,如下圖:

企業績效管理(EPM)與商業智能(BI)

?綜上,EPM與BI是緊密相關的,而且應該融合為一體的。脫離EPM推動戰略執行的目的和應用框架去建BI平臺是低效的!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