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高科技企業花了將近半年多的時間開發出來一套業務控制系統,開發人員總算松了一口氣,但是更為嚴峻的問題擺在了面前--怎樣打開市場局面?因為至今為止,還沒有一個訂單;請潛在客戶來觀摩了一次,得到的答復是:能用,但解決不了客戶面臨的關鍵業務問題。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問題?按照該項目項目經理的話: “產品開發是在閉門造車,不管有沒有用。到了現在這份上,騎虎難下,不做也得做。”這里撇開該項目是應該繼續硬著頭皮做下去,還是該砍掉不談,關鍵是如何避免產品開發中 “閉門造車”的問題。
造成閉門造車的源頭是在開發立項的環節。感到市場空間大,增長不錯,未經過充分論證就倉促上馬;或者提抱著試一試的態度。由于立項主要是靠拍腦袋,未與市場環節進行充分溝通,也沒有對客戶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而且還往往忽視了眾多的對手也在開發同樣或類似的產品,造成產品開發的輸入本身就有問題,最后開發出來的產品能否滿足客戶需求,能否有競爭力就可想而知了。產品開發立項是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是應該十分慎重的事。
正確的立項決策關鍵要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從競爭的角度來看,從戰略定位的角度來看。首先,產品概念來源于市場,產品立項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評審。其次,產品立項決策是投資決策,要從投入產出,即財務的角度來衡量是否可行。再次,產品立項時就要考慮競爭,如果競爭對手比你做得更好,最好不要做,或者對市場進行細分,選擇開發針對特定顧客群的產品。最后,產品開發要符合公司的戰略定位。產品開發的最大陷阱莫過于受到外界誘惑,忘記了自己該干什么,能干什么。
開發過程中要強調決策、市場和客戶的介入和參與。理論和實踐都證明,這種介入越深,產品開發的成功性就越大。一家著名通信公司移動智能業務系統幾乎是產品開發人員、市場人員在客戶現場開發成功的,并一炮打響,不到兩年時間銷售額達30多億人民幣。產品開發過程中應設立決策評審點,公司高層決定產品開發是繼續、改變方向或者是停止,該砍掉的項目一定要及時砍掉,以避免更大的損失。
千萬不要等產品開發出來后再去找市場,這種做法非失敗不可。市場的牽引是產品開發成功的必要條件,成功的產品往往在開發后期就已營造了很好的市場環境,甚至已經拿到很多訂單了。另外,產品也不必等到完全成熟才銷售。HP公司認為只要產品80%成熟就可以面市了。因為市場不等人,而且新產品也只有在市場上接受檢驗和完善后才可能真正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