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目前已經成為很多企業深深困擾的問題。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直接影響著公司產品的開發效率,從而影響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許多領導總是抱怨下屬工作態度不積極、工作效率低;那么原因何在?如何解決?
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告訴我們,激勵因素應該包含兩方面,1、基礎因素(薪水、工作環境、公司的政策與行政、與同事部署的關系、地位等),2、激勵因素(工作本身、成就、被賞識、責任、升遷、成長等)?;A因素只能消除員工的不滿,卻不能激勵員工發揮潛能。而激勵因素如果得到滿足,就能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雖然有人認為赫茲伯格的雙因素激勵理論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我們卻可以明白一個道理:“激勵就好比一把雙刃劍,用得好,能產生效益,用不好,反而弄傷自己。”
很多企業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喜歡使用“工資=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浮動工資”的模式來激勵員工,事實證明這種模式在企業中的運用,不但沒有起到激勵作用,反而起到了負面效果。工資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和勞動關系雙方的約定,以貨幣形式支付給員工的勞動報酬。既然是約定,對于員工而言,那就是順其自然應該得到的保障,而公司將他們應得的部分拿出一部分進行考核,只有在表現完美的情況下,員工才可以得到本該屬于自己的那部分工資,否則就要被扣掉,這樣對于員工的心里負面作用是非常大的,他會覺得在這個企業自己連最起碼的保障都得不到,他們又怎會充滿激情呢?
還有很多企業采用了項目獎、季度獎、年終獎等激勵方式,結果也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這又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很多企業將激勵依托于績效考核和評估,而忽略了對績效管理全過程的把握;同時激勵本身是一個系統性、全面性的工程,不是一個個孤立的單元,這就好比公路網。如果我們只是各修自家門前路,沒有通過高速公路將各城鄉結合起來,就無法使各城市之間徹底貫通,就無法提升整體的運輸能力,和實現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所以激勵應該是整個公司層面的,有規劃、有組織、有培訓、有跟進、全員參與的一系列活動。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公司員工的積極性呢?首先公司管理人員需要有績效管理的理念,而非績效考核;績效管理是管理者與員工雙方就目標及如何達到目標達成共識,并促成員工成功達到目標的管理方法;績效考核只是績效管理過程的一個步驟??冃Ч芾磉^程一般分為以下4個步驟:
?????????制定績效目標及計劃
????????????開展績效輔導
????????????進行績效考核及反饋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
其中績效目標的設立需要圍繞公司的總體目標和上級目標,且是上下級共同制定和承諾的。輔導則要求我們的直屬上級領導主動去觀察下屬的表現,并及時給出指導;輔導不能只是定時定點,要隨時、隨地、隨人、隨事地教育,而且人人有責,從而形成公司的企業文化??冃Э己撕头答伒哪康氖钦业娇冃催_成的原因,以及找到改進績效的方向和措施;而很多企業在進行績效考核時恰恰忽略了這一點,變成為了考核而考核,于是績效考核流于形式。如果考核之前沒有一套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相關的指標,那么考核的結果就很難給出,這個時候管理人員為了不使員工之間產生負面情緒,同時也為了說明自己對每一個下屬的公平與理解,于是給出的考核結果是每個人基本上都是優良,事實上這種考核結果反而給員工的積極性帶來了很大打擊。原本積極的員工變得一切都那么無所謂,原本不是很積極的員工則不會意識到自己的不積極,反而覺得心安理得。從而形成公司的企業文化,而這種文化對于公司的發展卻是非常不利的。
為了提高員工的積極性,我們需要為員工的專業發展指明方向,這就是:建立系統的任職資格體系,讓員工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行為能力(知識、技能、經驗等)和素質要求(動機、個性、興趣愛好、價值觀、人生觀等)目前所處的級別,以及接下來需要改進的方向,以滿足個人成長和公司發展的需要。
如何提高研發人員的積極性,看似是一個表面、淺顯的問題;實則是一個系統、深入、全面的管理問題。唯有通過目前業界優秀成熟的管理方法進行系統性、根本性地解決。目前我們漢捷已掌握了這種成熟、優秀的績效管理方法,并通過咨詢項目的方式已經幫國內很多企業進行了變革,且取得了卓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