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捷副總經理郭富才先生在接受《企業觀察報》采訪時,關于“研發”,他提出了自己的見解。
以下是《企業觀察報》2013年7月1日刊的具體摘要:
評審和調研構建研發防火墻
????????????????????????????????????????????????????????????????????????????????????? ?本報記者:于麗銀 孟繁勇
“想在研發上取得持續成功并不容易,優秀企業一定要學會選擇和放棄。研發前期就要對政策、技術發展趨勢、競爭對手情況、客戶需求等進行分析和判斷,并隨著情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和改進。”深圳漢捷咨詢公司副總郭富才在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說。
郭富才曾擔任中興通信等企業技術總監,在企業研發方面有深入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郭富才說:“研發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要隨時根據市場的變化,技術趨勢的演進,競爭對手的變化,客戶的變化做出及時的調整。不死心,不甘心,是企業研發的大忌。”?
四道“安全網”防無效研發
企業要想盡可能地避免新產品研發過程中的風險并提高研發項目的成功率,郭富才認為應該建立產品投資決策評審機制。具體包括四個決策評審點:即概念決策評審點、計劃決策評審點、可獲得性決策評審點和產品退出決策評審點。
概念決策評審點重點關注產品開發團隊(PDT)提交的產品業務計劃是否具有足夠的業務發展潛力。初始的業務計劃包括對市場了解的程度、競爭分析、企業內部的業務能力、產品研發能力和研發風險等。
計劃決策評審點重點關注項目業務計劃可行性和完整性,以及是否可以保證開發順利進行。
同時,郭富才表示,產品預研和技術預研可以很好地控制后期可能出現的新產品開發風險問題。
他向記者解釋說,產品預研是在市場前景尚不明確或技術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如果該產品與公司戰略相符且有可能成為新的市場增長點,那么可以對該產品進行立項研究,著重探索和解決產品實現的可行性,使得能夠在條件成熟時轉移到產品開發。
與產品開發相比,產品預研有以下特點:產品預研的目的是驗證或引導客戶的潛在需求,把握正確的市場方向和抓住市場機會;產品預研著眼公司未來發展和未來市場,一般在一年內不產生大量銷售;市場前景尚不明確;存在較大的技術風險。
而技術預研在產品應用前景尚不明確或技術難度較大的情況下,如果有利于增強公司產品競爭力,那么可以對這些前瞻性技術、關鍵技術或技術難點進行立項研究,著重探索和解決技術實現的可行性,使得能夠在需要時為產品開發提供支撐。
研發緊跟市場指揮棒
對于產品的研發風險控制,專家認為在研發中緊跟市場這個指揮棒非常重要。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家電課題組專家陸刃波接受《企業觀察報》記者采訪時說:“規避市場風險、提高產品研發成功率的關鍵,是從消費者的需求角度去進行市場調研。本來是重要的基礎性工作,有些企業卻做得并不好,往往調查不充分就盲目上馬,導致研發風險增加。”
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如果調研過程獲得的信息不能反映市場前景,匆忙立項進入研發周期,失敗結局就已注定。”
關于調研方法,陸刃波建議,企業做調查研究時,不僅要在研發立項時進行內部討論,同時要邀請市場營銷人員參與進來。“市場營銷人員是最了解市場的,但一些企業往往沒有熟悉市場風向標的人參加研發項目,而僅僅是科技人員。投入大量資金進行的重大科技創新,還應該邀請行業內的專家組進行充分討論,再進行立項工作,避免風險。”
重研發,輕營銷,研發規劃失衡,這也是許多企業研發成果轉化為新產品后面臨的情況。陸刃波認為,研發成果最終要轉化為市場上的產品,但一些企業在新品推出的營銷方式上渠道不暢,使得一些好的產品未達到預期的效果。陸刃波分析原因所在,癥結主要表現在新品推廣策劃不力,不能形成新品上市的轟動效應,導致新產品投放失敗。
陸刃波告訴本報記者,“新品上市后,緊接著一個問題就是收集反饋意見以更好地做好售后服務。遺憾的是,很多新品銷售出去了,但因為售后對新品了解不多,或者沒有及時組織足夠的維修技師,新品簡單投放市場之后,問題越來越多,反饋又沒有及時被企業獲知。企業急于求成,導致研發轉化為新品失敗。”
洪仕斌認為:“項目負責人對研發到轉化產品的選擇往往會重視不夠,只求結果占據市場先機。導致研發成果轉化為產品真正走向市場,出現消費者不認可等種種問題。”
洪仕斌給出的建議是,研發的產品應進行市場小范圍試銷,取得市場反饋,及時彌補新產品可能出現的潛在問題之后,才能夠進行大批量生產。
“如果研發的成果急迫轉化為產品大批量生產,投入市場后才發生種種問題,造成了大量產品的積壓,消費者體驗性差,這種研發成果轉化產品就是失敗的。”洪仕斌說。